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变异特征
通过对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采样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结果显示:从平均值来看,大通煤矿废弃地5种重金属超出背景值2.000~36.300倍,以Cd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Hg、Cr、Pb,Cu,相对较小.化工厂及周围区域重金属严重污染,煤矸石堆及周围区域为重污染.Hg和Cd来源于化工厂废水和煤矸石,且均在底层土富集;Cr主要来源是化工厂废水,在表层土含量高;Pb和Cu来源于煤矸石和化工厂废水,分别在底层土和表层土富集.煤矸石释放的重金属在土壤底层富集,化工厂废水使表层土含量较高.多数重金属元素之间正相关关系显著,具有同源性;Hg和Cd与营养物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r和Pb 与营养物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重金属污染存在受自然因素影响存在显著的较大结构性变异,空间变异均是微小尺度,空间变异特征与复杂的地物和人为干扰有关.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变异特征、大通煤矿废弃地
33
X53(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21;淮南矿业集团项目HKKY-STHJYJS-JS-2012-001;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3-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38-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