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方法和应用研究——以京津地区为例
通过分析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要求,将关键自然资本不能减少的强可持续发展生态阈值理论与区域综合生态价值观相结合,受经典力学定律启发,构建了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承载力-潜力-压力-阻力"模型,提出了计算区域空间开发所受合力的方法,得到了区域主体功能区的综合划分指数,根据规划空间单元综合划分指数的大小实现4类主体功能区地划分,解决了目前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开发类和保护类的阈值确定这一技术难点.以京津地区为实证,根据对未来发展决策导向的预期,应用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和方法实现了京津地区4类主体功能区地划分,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方法、综合划分指数、京津地区
30
F207(国民经济管理)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7AA12Z235
2011-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28-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