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0690.2007.02.020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的热环境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首先采用SPOT影象,人工解译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同时利用Landsat7卫星,ETM+影象的热红外波段反演每个像元内的陆地表面温度,分析陆地表面温度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不同土地空间分布格局与地面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地表温度具有明显中心城区高、郊区低的热岛效应存在;在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表面温度具有显著性差异,两两之间的比较揭示,城市地面温度在大多数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城市内部不同土地类型所产生的热环境效应不同;城市土地类型在空间布局上越复杂,其产生的热岛效应越明显.
陆地表面温度、城市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
27
Q143(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92;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1039
2007-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