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0690.2007.02.015
长江上游重点产沙区产沙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对金沙江屏山站、嘉陵江北碚站、宜昌站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输沙量和含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年径流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大规模矿山、钢铁工业、交通建设增加水土流失,屏山站1976~1996年年产沙量要高于1954~1976年.与此相反,由于修筑水库、塘坝拦沙,修建梯田、恢复植被减少侵蚀,北碚站1983~1996年年产沙量要大大低于1954~1982年;宜昌站1985~1996年年产沙量也低于1954~1984年.北碚、宜昌两站都存在一个使水利、水土保持减沙量为0的年径流量临界值,北碚站和宜昌站这一临界值分别为1 142×108 m3和4 800×108 m3.
河流泥沙、人类活动、水沙变化、长江
27
TV142;TV122+9(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3CB415202
2007-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