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0690.2000.02.016
小区域水平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评价与分析
采用动态比较的方法,分析评价了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站站区范围内开垦利用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总体变化情况及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变异特点.结果表明,具有我国南方低丘红壤区典型特点的千烟洲试验站在人为利用后,站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1年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原来14.78g/kg上升到目前的15.13g/kg.不同土壤之间,原土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砂红壤、水稻土、潮土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1.41g/kg,2.44g/kg,2.50g/kg,而原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泥红壤和暗潮土分别减少了1.78g/kg和3.98 g/kg.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也不同,水田、菜地、牧草地分别增加了2.04 g/kg,4.01 g/kg,7.32 g/kg,而旱地、杉树林地、荒草地分别减少了4.93 g/kg,2.98g/kg,3.68g/kg.不同的地形部位,由于分布土壤类型及利用特点差异,土壤有机质储量明显不同,以顶部林地最高,谷地稻田次之,坡中的旱地、果园最低.
小区域水平、土壤有机质、动态、评价与分析
20
S151.9+5(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99370-3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