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23138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走滑断裂的分布、类型与成因
近期研究发现四川克拉通盆地内存在走滑断裂,是断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有利新领域,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对油气目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川中地区走滑断裂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走滑断裂的分布与成因类型,并探讨走滑断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川中地区发育北西走向为主的大型板内走滑断裂系统,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剖面上走滑断裂多呈直立型与花状构造,平面上呈雁列/斜列与线性构造,一系列断片断续分布,断裂样式多样,且不同层位断裂的样式具有差异性.根据走滑断裂垂向分布特征及样式差异,厘定走滑断裂初始形成于震旦系灯影组沉积晚期,是调节震旦纪近南北走向"裂陷槽"的伸展变形的变换断层.受控于板块斜向伸展的动力学机制与基底北西向先存断裂薄弱带的岩石物理机制,形成了四川克拉通盆地内广泛分布的前寒武纪走滑断裂系统.结果揭示克拉通盆地可能广泛发育调节板内伸展变形的走滑断裂系统,不同于常规的板缘与板内走滑断裂系统.
走滑断裂、构造特征、成因机制、变换断层、克拉通盆地
97
TE311+.2;D90-052;TE12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3-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2609-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