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001-5717.2021.02.010
西秦岭李坝金矿床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
李坝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中的礼-岷矿集区内,赋矿围岩为泥盆系浅变质细碎屑岩,矿床产于中川岩体的外侧热接触变质带内,矿体主要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本文在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赋矿围岩、花岗斑岩岩脉、矿石硫化物进行了LA-MC-ICPMS原位微区硫同位素测试及化学溶样法分析,对不同地质体的铅同位素进行了系统测定与示踪,测定了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并对与矿体相伴产出花岗斑岩脉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表明,李坝金矿床花岗斑岩脉中黄铁矿δ34 S值范围为8.19‰ ~10.06‰,赋矿围岩中金属硫化物δ34 S值范围为4.94‰ ~9.81‰,矿石硫化物的δ34 S值范围为4.94‰ ~10.82‰,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矿区花岗斑岩及赋矿围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相似,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源主要来自受改造或变质的地层岩石与岩浆热液硫的混合.不同地质体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小,在Zartman铅构造模式图解中,样品投影点均落于造山带与上地壳演化线附近,矿石铅投影点与赋矿围岩及矿区岩脉的投影点重合,表明矿石中的铅可能来源于赋矿围岩和岩浆作用的混合.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为变质流体、岩浆流体及地层建造水的混合热流体.矿区花岗斑岩脉与矿体相伴产出,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3 Ma,与金矿化时间一致,暗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同时发生.李坝金矿床与矿区岩浆岩同为造山作用的产物,并且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造山型金矿床相似,为形成于秦岭造山带由碰撞向伸展转变环境下成矿物质来源复杂的造山型金矿床.
李坝金矿床、多元同位素、锆石U-Pb定年、造山型金矿床、西秦岭
95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730426 ,41421002 ,41272092
2021-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2页
42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