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001-5717.2020.11.020

中、上扬子龙马溪组层序划分及对页岩储层发育的控制

引用
以详细的岩相研究为基础,利用岩相的垂向叠置关系,结合测井、有机地球化学、沉积特征、矿物学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将中、上扬子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划分为2个具有完整海侵和海退的三级层序,即SQ1~SQ2,平均延时约为2.5 Ma.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发育7种成因类型的微米—纳米级微观储集空间,裂缝储集空间为构造剪裂缝和页理缝2类.通过不同孔径孔隙体积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以及页岩对甲烷吸附能力分析,页岩储层孔隙发育主要受有机碳含量控制.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受控于有机质生产力、有机质聚集及有机质保存,最大海泛面附近的δ13 Corg介于-31‰~-30‰之间,高活性铁含量介于1.0%~1.56%之间,δ13 Corg负漂移及高活性铁含量最大,指示了最高的古生产力;沉积速率在最大海泛面附近约为7.5m/Ma,较低的沉积速率有利于有机碳聚集,其有机碳含量高达2%~6%;最大海泛面附近Th/U比值一般为0.24~0.54,V/Cr比值为5.26~8.27,表现出强缺氧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因此,最大海泛面附近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是寻找页岩气有利层段.

中、上扬子、龙马溪组、层序划分、页岩储层、控制作用

94

本文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现场试验项目编号2019F-31

2020-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3471-348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学报

0001-5717

11-1951/P

94

2020,94(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