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001-5717.2020.11.003

斑岩型Cu±Mo±Au矿床的勘查标志: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指标

引用
斑岩型矿床作为全球C u、Mo等金属的主要来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一直是矿业公司的重点勘查目标.本文从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两方面,综述了有关斑岩矿床成矿潜力评价与矿体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应的勘查指标,以期促进该类矿床的找矿突破.研究证实,成矿岩体一般为富H2 O、高氧逸度的浅成中酸性斑岩体,发育角闪石-磁铁矿-榍石等矿物组合,显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如高Sr、低Y和Yb、Eu异常不明显等).斑岩体Al2 O3/TiO2、Sr/Y、La/Yb、V/Sc和Sr/MnO等比值可以用来反映其成矿潜力.黑云母中Cu的含量、Cl/F比值以及特殊结构的石英(如UST、石英眼)等也可作为成矿潜力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等副矿物的化学组成被广泛用来评价岩浆的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H2 O含量,进而反映其成矿潜力.此外,某些岩石化学和矿物化学参数还是岩浆成矿专属性的灵敏指标.斑岩矿床独特的蚀变-矿化-元素分带模式是找矿勘查的基本准则.针对不同蚀变带发育的特征矿物(如钾化带的金红石、青磐岩化带的绿泥石和绿帘石、绢英岩化带的绢云母等)开展原位微区成分分析和(或)短波红外光谱分析,不仅能够明确勘查方向,还有助于确定主矿体的位置.鉴于不同矿区成矿母岩的成分、侵位深度、围岩性质、蚀变分带模式等可能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找矿实践中应综合考虑各项找矿指标,进而提升发现新矿产的能力和效率.

斑岩矿床、找矿勘查、成矿潜力、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

94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东华理工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20-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4页

3189-321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学报

0001-5717

11-1951/P

94

2020,94(1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