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001-5717.2019.08.016
陕西岐山蓟县系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陕西岐山二郎沟蓟县系剖面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自下而上出露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两个岩组共采集、测试了碳、氧同位素样品184件,结果显示δ13C值落在-1.747‰~1.144%之间,总体上较稳定,平均值为 0.523‰;δ18O值整体在 8.662‰~ 2.540‰之间,大部分落在 5.5‰至 3‰,平均值为-4.469‰,低幅高频振荡.碳同位素旋回性较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出4个旋回.碳、氧同位素曲线与燕山地区蓟县系已有研究结果相似性较高,其中,巡检司组近顶部出现的约为2‰的负偏事件,可大致对应于蓟县剖面雾迷山组顶部至洪水庄组的负偏事件.碳同位素的升降趋势及藻类数量(叠层石)丰度变化表明当时海平面在不断变化.此外,二郎沟剖面研究结果还与俄罗斯南乌拉尔阿孜瓦尔组以及加拿大霍恩比湾群的碳、氧同位素曲线也颇为相近,符合全球中元古代碳同位素组成特别稳定的特征,是对全球统一的古海洋背景的响应.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蓟县系、碳、氧同位素、古环境
9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基础地质研究与实验技术课题课题号2016A-0203和2016A0206资助的成果
2019-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068-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