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001-5717.2015.12.014

关中平原黄土中第1层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分研究

引用
根据关中平原西安地区和宝鸡地区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黄土中第1层红褐色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有效水含量、重力水分布、水循环和水分平衡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层古土壤 CaCO3与元素 Sr 迁移深度达到了4.2 m,位于古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的风化黄土层发育厚度为2.2 m,淋滤裂隙发育深度为3.9 m, Fe2 O3含量较高的红色铁质黏土胶膜迁移到了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约1 m 深处的黄土中,迁移到了4.2 m 深处的CaCO3结核中方解石结晶良好。这些指标显示,在西安和宝鸡地区该层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至少达到了4.2 m,当时该区4.2 m 深度范围内土层水分充足,在植被生长季节和每年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层平均含水量一般为22%左右,在蒸发与植被吸收、树冠截留以及地表径流损失之后剩余的可利用有效水含量为14%左右,当时土壤水分充足,没有土壤干层发育,能够满足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的需要。西安和宝鸡附近 S1古土壤发育时的最湿润时期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比现今大2 m 左右,土壤水是酸性的。在关中平原 S1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土壤水分为正平衡,土壤水循环正常,每年雨季一般有较多的水分通过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这也是当时土层含水量高的原因。关中平原与洛川等地2003丰水年的重力水分布深度与含水量证实了 S1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多项指标显示,在 S1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夏季风气团能够频繁越过秦岭山脉到达关中平原地区,秦岭南北均为亚热带气候,这表明当时秦岭失去了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S1古土壤发育过程经历了5万余年的漫长时间,在最温湿阶段之外的其它阶段,发育森林草原等植被是可能的。本项研究确定的土壤古水分水指标对国内外的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S1 古土壤、化学成分迁移、土壤古湿度、有效水含量、水分存在形式、植被发育条件、关中平原

S15;TU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JM41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41210002;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LQG1428资助。

2016-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389-239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学报

0001-5717

11-1951/P

2015,(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