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湘中盆地西部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引用
湘中盆地中部的大乘山-龙山EW向隆起将湘中盆地分为涟源和邵阳两个次级凹陷.湘中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盖层中主体构造为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前人认为其变形与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有关.本文对湘中盆地西部进行了多条构造剖面调查,结果表明:涟源凹陷西部上古生界褶皱轴面大多直立、部分斜歪;走向逆断裂及斜歪褶皱轴面大多倾向NW,少量倾向SE.大乘山背斜为一轴面倾向NWW的倒转背斜,背斜核部及两翼发育大量以NWW倾向为主的逆断裂,背斜内长安组劈理均倾向NWW.邵阳凹陷西部上古生界中走向逆断裂和倒转与斜歪褶皱轴面总体倾向NWW,局部反冲构造带断裂倾向SEE.湘中盆地盖层变形主要受控于盖层底部不整合界面及石炭纪测水组煤系地层的滑脱,部分断裂切入加里东褶皱基底.上述各次级构造单元变形特征表明湘中盆地西部逆冲推覆的总体方向为SE,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NW.研究表明湘中盆地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的印支运动和中侏罗世晚期的早燕山运动.分析认为湘中盆地西部向SE逆冲,与雪峰造山带东缘向SE逆冲及城步-新化岩石圈断裂向NW俯冲有关.

褶皱、断裂、逆冲方向、成因机制、湘中盆地西部

87

P61;P54

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南1∶25万武冈市和永州市幅区调修测”项目编号1212011120793;“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志修编”项目编号1212010811032;中上扬子及邻区重点盆地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编号1212011120967共同资助的成果

2014-0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791-180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学报

0001-5717

11-1951/P

87

2013,87(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