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上游安康东段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通过对汉江上游峡谷广泛的野外考察,结合系统采样和粒度成分与磁化率测试分析,证明汉江上游安康东段第一级阶地黄土质覆盖层剖面夹有两组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其记录了两期特大古洪水事件.本文在该河段选择两个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对其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应用单片再生法(SAR)技术获得其光释光年龄值,结合地层和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对比分析,确定第一期古洪水事件发生在12700~12500 a BP之间,对应于晚冰期Bolling-Allerod向着Younger Dryas转折的时期,第二期古洪水事件发生在1000~900 a BP,对应于我国历史上北宋时代的气候恶化时期.这表明汉江上游古洪水事件的发生与气候恶化转折密切相关.由于季风气候状态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大,导致特大洪水与干旱事件皆有发生.
古洪水、光释光测年、汉江、气候变化
87
X70;X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4103063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编号11AZS009;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编号20110202130002联合资助的成果
2013-12-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703-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