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001-5717.2013.02.001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研究

引用
本文以浅部沉积盆地热历史恢复结果为基础,结合地热学的有关理论计算得到渤海湾盆地中生代以来不同地质时期壳幔热流配分及莫霍面温度.结果显示,渤海湾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达到两次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之比高峰,其两期地幔热流占地表热流比例都超过65%.莫霍面温度在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中晚期及新近纪早期(仅在临清坳陷、沧县隆起和冀中坳陷)出现3次高峰,其温度分别为900~1100℃、820~900℃和770~810℃.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出白垩纪是渤海湾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的重要转型期,即由三叠纪和侏罗纪的“冷幔热壳”型转变为白垩纪以来的“热幔冷壳”型的岩石圈热结构,还揭示出渤海湾盆地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发生两期强烈的构造裂陷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地热学参数.

渤海湾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中生代、壳幔热流配分、莫霍面温度

87

TE1;P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91114202,90914006;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编号PRPJC2008-1共同资助的成果

2013-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45-15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地质学报

0001-5717

11-1951/P

87

2013,87(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