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001-5717.2012.03.007
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成矿意义
安徽铜陵矿集区是我国最著名的铜、金、铁产地之一,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本次对铜陵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①本区岩浆岩主要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SiO2≤55%)、石英(二长)闪长岩(SiO255%~65%)和花岗闪长岩(SiO2≥65%)三种岩石组合,其矿物成分主要为中长石、正长石、镁质黑云母和直闪石铝直闪石系列.②辉石(二长)闪长岩组合岩石主要为碱性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带有古老俯冲洋壳成分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辉石(二长)闪长岩组合岩石产生的最主要原因.③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组合岩石主要属于亚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其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和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的混合可能是石英闪长岩组合和花岗闪长岩组合岩石的主要形成机制.④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及其相关的铜、金成矿作用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其演化过程密切相关.
岩石组合、岩浆混合、太平洋板块俯冲、分离结晶、同化混染、铜陵矿集区
86
P61;P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YW-1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 73057;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新教师类基金编号20100111120012;合肥工世大学博士专项基金编号GDBJ2008-041;安徽国土资源厅项目“铜陵地区找矿专题”共同资助的成果
2012-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7页
42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