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原始边界恢复
有关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各时期原始沉积面貌的探讨,长期以来深受关注但认识和研究程度不一,其中对于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的研究尤为薄弱.本文针对鄂尔多斯克拉通内大型坳陷型盆地的属性及其演化-改造特点,从今盆地及邻区残存沉积建造、现今构造格局两方面出发,在大量野外露头观测、钻井与测井资料分析及实验测试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分析、物源综合分析和对周邻构造单元形成演化史的分析,认为直罗组-安定组沉积期盆地的原始沉积边界大致为:东在今太行山脉以西;北在今河套盆地一带;西北部边界在狼山-巴彦浩特盆地-科学山一带;西南部边界在今六盘山西缘;南部边界在今渭河盆地一带.自盆地周缘向湖盆中心有大致7个方向的物源供给,沉积中心位于原始盆地中心偏南.该期盆地的演化记录了华北克拉通西部由印支期的南北分异向燕山期东西分异的转变过程与时限.该研究对于构建完整的中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时空坐标和铀矿、石油等能源矿产勘探评价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安定组、原始沉积边界
84
P5 ;P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9081400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项目编号BJ091354;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项目编号09JK794资助成果
2010-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55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