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001-5717.2002.01.009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东段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本文厘定并阐述了辽西地区燕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东段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的宏观构造格局、运动学特征、形成时代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形成该构造体系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该区的逆冲构造系统由6条主干逆冲断层组成.分布于西北和东南缘的两条最外缘逆冲断层走向为ENE,居于其间的逆冲断层呈NNE-NE,而且,向东北和南西方向这些断层具有汇合的趋势.在东北端收敛于凌源东官营子断裂("内蒙地轴"南缘断裂)上,而在西南端则汇拢于大屯-锦州断裂及其西延的密云-喜峰口断裂.总体上构成一个类似于双重构造(duplex)的巨型逆冲系统.该区逆冲作用始于中侏罗世之前,于侏罗纪末达到高峰并基本形成了本区的推覆构造格局.本区逆冲断层系统,总体逆冲方向指向南东,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西段以向北、北西逆冲为主的逆冲推覆构造明显不同.结合燕山中段发现的近东西向右行走滑断裂系统及其与本区逆冲推覆构造体系的时-空关系分析,指出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是沿燕山东西向构造带右行走滑作用因构造方向的改变发生构造转换的结果.
逆中断层系统、双重构造、板内造山带、燕山、辽宁省
76
P5(地质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02034,4980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10121214,4011112043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01300005141
2006-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