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001-5717.2000.04.001
燕山带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与板块构造背景问题
对冀北、辽西火成岩体和火山岩的定年与野外构造的研究揭示,燕山地区主要缩短变形期为:①前中侏罗期(180Ma);②晚侏罗期(161~148Ma);③早白垩期(143~127Ma→117Ma).前中侏罗期的SN向缩短可能与蒙古弧-华北板块沿索伦缝合带拼合有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缩短变形可能是西伯利亚与蒙古-华北拼合板块沿其北1000~1800km外,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碰撞的板内响应.我国东部NNE向构造与岩浆的展布以及京北云蒙山区早白垩世向南的基底推覆和岩体侵入间密切的时空关联表明,它们遭受了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相关的热体制的影响.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板内缩短、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太平洋俯冲热体制
74
P5(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49872072;美国科学基金EAR-9627909,EAR-8904985
2006-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28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