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001-5717.2000.03.005
九资河-天堂寨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与大别造山带核部隆升
大面积分布在大别造山带核部九资河-天堂寨地区、构成著名的天堂寨花岗质杂岩体主体的燕山晚期花岗岩,包括九资河片麻状花岗岩、吴家山花岗闪长岩、天堂寨斑状花岗岩、薄刀峰细粒花岗岩和笔架山浅色花岗岩等5个岩石类型(单元).其围岩为遭受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的新太古代大别杂岩.根据其与研究区主体构造--巨型NE向右行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关系,这些花岗岩可分为同构造、晚构造和构造后等3个构造类型.从岩石成因角度看,晚构造和构造后花岗岩属典型岩浆花岗岩,而同构造九资河片麻状花岗岩属剪切深熔花岗岩.走滑韧性剪切造成的流体导入使岩石熔点降低是发生大规模剪切深熔的根本原因.从本区燕山晚期花岗岩获得的信息表明,大别造山带核部隆升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隆升速率(14 mm/a)大大高于现代高山剥蚀速率.早白垩世大别造山带核部迅速隆升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华北与扬子两地块碰撞造成.
天堂寨花岗质杂岩体、剪切深熔、滨太平洋构造系统、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
74
P3(地球物理学)
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9501102、9301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94041;国家专家局资助项目T990423011
2006-0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23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