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11/j.cnki.eer.2023.04.004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诠释与建构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能够弥合智能技术生产与教育应用的线性两分割裂状态,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场域意向性之间的互通与平衡,有效规避与控制智能技术异化教育的风险.通过对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进行价值透视,结合芬伯格的次级工具化理论对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通过"系统化、中介化、职业化和主动性"四个环节的作用,能够逐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域中完成社会化改造.基于此,在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发展中,应健全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试点机制,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伦理框架,保证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全过程受控,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治理循环圈,进而推进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负责任创新.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芬伯格、次级工具化、作用机理、建构路径
44
G434(电化教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SH048
2023-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3-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