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11/j.cnki.eer.2023.01.008
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框架
2021年我国启动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开展面向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社会实验是其重点部署内容之一,以期超前研判智能教育的发展规律与风险挑战.围绕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现实问题,文章立足于技术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传统实验、教育准实验、教育社会实验的异同,阐释了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核心内涵,论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等理论基础,通过剖析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路径与理论,认为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研究的实践进路包括:微观层面应重点研究人机复合体认知、人机协同等场景中技术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中观层面应重点研究智能学习环境、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智能学习测评等场景对学校教育体系的影响;宏观层面应重点研究资源配置、数字治理、教育公平等场景对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影响,从而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社会实验、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风险防控
44
G434(电化教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特别委托项目
2023-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