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11/j.cnki.eer.2016.10.00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科学性探讨
2006年,基尔希纳(Kirschner)等人发表论文从人的认知架构角度论证直导教学的优越性,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合理性发起了挑战.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学习者将面临各种非良构情境的挑战,建构主义教学方式在此担当重任.依据社会科学的重要属性,我们可以从累积性、确证度和情境性视角来探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并且进一步分析业界有关“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聚焦内容”与“聚焦技能”以及“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学术论辩.实际上,提出“学教统一、扶放有度”的原则也许能够为完善建构主义理论之科学性开启新的思路.
建构主义、科学性、非良构情境、从扶到放
37
G434(电化教育)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项目“学习科学视域下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研究——促进高阶能力的学习环境设计”项目编号:16YJA880033
2016-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