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11/j.cnki.eer.2014.11.012
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框架与实验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呈现出“技能化”、“应试化”倾向,正被异化为烦琐的操作训练.但是,“友好界面”工具软件排斥烦琐操作训练;综合应用排斥孤立碎片化操作技能训练;理解性学习排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了理解而教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本质特性.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可以分为科学原理、社会学以及信息技术等三个部分.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框架包含理解取向学习的要素;学习环节设计包括获取信息、意义建构和迁移应用;理解取向教学目标包括解释、释疑、应用、洞察、移情和自我认识等层次;关键环节是探索和评价设计.在无锡市一所初中进行的实验研究数据表明,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是有效的.
信息技术课程、理解、教学设计
35
G434(电化教育)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促进理解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D201101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批判研究”项目编号:JUSRP51418B
2014-12-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