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1466.2020.04.006

论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

引用
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无论采何种观点,民法典中某些法律制度及理念均受到道德思维的一定影响.民法典既有坚持好人思维(如拾得遗失物等)、坏人思维(如缩短重大误解撤销权期间等)的制度设计,也有从坏人思维转变到常人思维的合理制度改进(如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等).民法典既有依据纯粹法律思维的制度改善,也有受道德影响体现了不纯粹法律思维的制度设计:其中既有值得肯定者(如高空坠物不明加害人对受害人的合理分担补偿),也有可深入探讨者(如善意取得排除赃物等).民法典对生物技术伦理的要求、环境保护意识的弘扬、救助他人好人条款的设计等均体现出受美德影响可生良法,而"共债共签"等夫妻债务认定制度则体现出败德对法律的不良影响.单纯站在坏人或好人视角理解法律往往会简化制度设计,甚至会违背制度设计的应然逻辑,最好还是坚持常人思维:立法上应侧重引导常人行善,注重预防或减少常人作恶的程序化制度设计;司法上则应坚持"案件社会背景考量"的思维方式与判决导向,强化当事人识别欺诈的注意义务以减少作恶者成功机会,加强惩治力度;最终实现遏制与打击败德和维护交易安全的法律正义之美.

民法典、法律思维、道德思维、常人思维、案件社会背景考量、利益平衡

DF51(民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法典中的价值定位与规范配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保护与数据权利体系研究";衷心感谢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裴桦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李洪祥教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高小刚法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法律博士JD候选人李思遥同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其木提副教授、李贝副教授、博士生云晋升、向秦、史晓宇、赵诗文、王冉冉、硕士研究生郝雨璇等同学为本文资料查询、修改完善所付出的辛劳,没有他们的鼎力帮助,本文不可能完成

2020-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5页

49-7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东方法学

1007-1466

31-2008/D

2020,(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