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1466.2015.03.008

论乌木之所有权归属--兼论国家所有权之种类及其限度

引用
乌木系无主物,自由先占构成习惯法,故得因先占取得其所有权,裁判上亦得以《物权法》第30条为依据。土地上若有特定类型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人享有排他先占权;若无,就集体土地,集体成员有排他先占权,就国有土地,国家负有容忍自由先占之义务。先占若侵害他人之排他先占权,或违反先占之禁止,不能取得所有权。国家所有权可分为宪法上、民法上国家所有权,两者之性质、规范意义不同;后者系前者于私法上之落实,且采“种类法定主义”。民法上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之客体,仅限于构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者;就国有之自然资源,公民亦享有合理使用之基本权利。

先占、国家所有权、孳息、埋藏物、法律漏洞

D92;F1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电子支付民事法律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4BFX164;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德国潘德克顿法体系之源流”项目批准号08SG5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私法史中的体系思想”项目批准号2009BFX00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82-9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东方法学

1007-1466

31-2008/D

2015,(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