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目的 在苯并吡喃酮和其3位取代苯基、酯基和羟甲基之间插入双键或三键结构,或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3'-或4,-氨基与去甲斑蝥素形成酰胺结构,以发现抗肿瘤活性更强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以丹皮酚和甲酸乙酯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关键中间体3-碘7-甲氧基苯并吡喃酮(5),再经Heck coupling反应和Sonogashira coupling反应分别制得3位有双键和三键取代基的目标化合物;经Suzuki coupling反应制得3'-或4'-氨基化合物,并与去甲斑蝥素反应制得酰胺目标化合物;通过1HNMR、MS和IR方法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选择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和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1为实验瘤株,以姜黄素和大豆异黄酮为阳性对照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设计合成的17个目标化合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7b和7e的活性较好,与对照品姜黄素的IC50值相当,明显优于对照品大豆异黄酮的IC50值.结论 在苯并吡喃酮和其3位取代苯基、酯基和羟甲基之间捕人双键或三键不会降低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会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但将异黄酮类化合物的3'-或4'-氨基与去甲斑蝥素形成酰胺似乎对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没有多大帮助.
苯并吡喃酮、Heck coupling反应、Sonogashira coupling反应、Suzuki Coupling反应、抗肿瘤药
31
R979.1(药品)
2010-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864-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