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551/j.cnki.1002-1809.2022.01.025

历史·网络·市井·语言——解读《繁花》的几重视角

引用
《繁花》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可以说是众望所归.2012年前后金宇澄创作这部小说时,文坛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创作已有质疑,与此同时,呼唤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回归的声音也不绝如缕.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繁花》首先在网络上掀起波澜,赢得沪语读者的喜爱,其后经由作者改编出版单行本,获得了更多读者的青睐.小说的成功首先在于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共生同构,既书写了个人的历史,又书写了社会政治的历史;小说的出场方式和与读者的互动正是带有后现代特征的虚拟世界的"狂欢"现象;小说对市井生活的传达中,写出了上海的城市环境与面貌,以及由此带来对都市文学的书写难题的突破;小说在语言表达上,则是将沪语和普通话进行相互渗透、融合,表现出一定的写作策略.这些方面都显示了小说突围与创新的特质.

2022-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6-171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作家评论

1002-1809

21-1046/I

2022,(1)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