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21.06.008
现代主义之后的写作——略论邱华栋的城市书写
多年前,我与邱华栋同居北京东北角一个小区,偶尔会在小区里碰到,都是靠文字谋生的人,自然有一种亲切感.那时华栋少年风华,却总是风尘仆仆,忙忙碌碌,他在一家商业报社工作,可想紧张繁忙.偶有机会华栋邀我到他家里小坐,我看到他书架下成排的影碟,煞是羡慕,想想等我60岁了,再找华栋将这些影碟借来看看,那是人生何等快事.但一晃,我早已年过花甲,却到这时应刊物之约要写写华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想想华栋正值盛年,而我却已是白发盈肩,这文字自然也是陈色退尽,也只能自将磨洗辨析往年时光.尽管前后我也写过数篇短文讨论华栋的创作,但对于华栋这样一个创作成果丰硕的作家来说,要研究深入并非易事,我的书架上就摆放着他几十部的作品,这又让我望而却步,直至今日下笔,也只能说勉为其难,勉强成文.
2022-0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