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21.01.017
关于《白鹿原》的创作问题
《白鹿原》作为"垫棺之作"源于陈忠实的自我表达.陈忠实酝酿、创作《白鹿原》长达六年之久,几乎耗尽心血,从认真准备素材到定稿后送交出版社编辑时忧心于审读意见等,证明该作对他的极端重要性.阅读《陈忠实传》及《陈忠实文集》涉及《白鹿原》的创作部分,不难发现陈忠实的隐衷:
陈忠实第一次向外人透露了他创作《白鹿原》的信息.说到后来,陈忠实谈起了自己艰难而又屡屡受挫的创作历程,叹说自己已经是45岁的人了,说一声死还不是一死了之,最愧的是爱了一辈子文学写了十几年小说,死了还没有一块可以垫头的东西呢.①
白鹿原
I207.4;I06;H15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外学者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21-04-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