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20.02.022
歌者焉知:高海涛散文的音乐性魅力
阅读一个文本,就像同时在演奏和聆听音乐.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高海涛的散文集《英格兰流年》辑录《英格兰流年》《贝加尔湖与烟斗》《美国的桃花》《苏联歌曲》《青铜雨》《故乡海岸桃花》等21篇散文,文风浪漫多姿,词采华美精致,情感馥郁沉实.书的封面上,是用浅淡笔墨勾勒的简笔画:一个乡村少年的背影,斜挎书包,身旁是两条蜿蜒而过的铁轨,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伸向远方.没有奔驰的火车,只有天上飘荡的云朵.那个少年就是作者吗?那个远方就是英格兰吗?没有火车,是要依托云朵来一场心灵的游历吗?而那云朵的飘荡,铁轨的绵长,背影的远望,是否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开的,是流动的时光在心灵中的回响吗?对于这本《英格兰流年》,国内诸多批评家都给予过充分的评析、肯定和赞赏.而最令笔者欣喜与珍爱的,是散落文中如音符般跃动的“音乐性”,它是那么与众不同,又是那么不同凡响.
音乐性
I206.6;J616;I052
2020-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