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19.03.020
有根的文学与"精神之岛"的塑造——张炜文学版图中的儿童文学创作
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张炜忽然开始密集地创作儿童文学,先后出版了《少年与海》(2014)、《寻找鱼王》(2015)、《兔子作家》(2016)等作品,还将此前创作中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目修改结集,贡献出"我们小时候"系列中的《描花的日子》( 2014 )、"张炜少年书系"《林子深处》(2015),以及"张炜文学名篇少年读本"系列等作品. 他内心中沉睡的那个顽童,在2011 年创作《半岛哈里哈气》的时候被唤醒了,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直同流俗保持一种紧张关系的张炜,在60岁之后表露出童趣而洒脱的一面,他说:"童心和诗心才是文学的核心. 离开这两个方向,也就离开了纯文学的方向."①也许,读者不应把他的创作进行切分式阅读,因为在他的写作生涯中,儿童文学正犹如恢宏交响乐中切入的一支轻快优美的旋律,相辅相成地展现了他文学世界的丰富与独特.
儿童文学创作、文学版图
I207.8;G219.29;I1-2
2019-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4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