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19.02.012
南帆的生动与理性
我读书总是慢,不只是阅读的速度,还有节奏. 比方说,都已经是2019 年的新年了,也就是旧历的年底,我才慢腾腾地把《泥土哪去了》捧在了手上. 《泥土哪去了》出版于2015年4 月,按照"现代人"的阅读节奏,它无疑是一本旧书. 此时此刻,我书桌上的新书起码也有小一百本——我真的能读完它们么? 我其实是有点恐惧的. 为了压惊,我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旧书,我决定在这个下雨的日子读完它.
我读书的心态不算好,可也不算坏. 我有我的特点,先假设这本书是不是我写的.这么说吧,这本书的书名一定是"我的",《泥土哪去了》,这是我的口吻,我是南方人,言语里头没有"儿化". 如果换做一个北方的作家,这本书的书名无疑是《泥土哪儿去了》. ——"哪儿去了"? 这就有了大爷气,慢悠悠的,眼珠子还往眼角里暼,他的口吻里头可能有疑问,也可能没有疑问. 也就是一问,问问呗.
2019-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3-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