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17.05.013
爱与死之间的蜿蜒与激荡——作为心理小说的《多湾》
当我准备动用文字来讨论周瑄璞的长篇小说《多湾》的时候,我再一次意识到,所谓文艺批评的确不是对一部作品作出简单的肯定性判断,或者否定性判断,而是这部作品已经展示的可阐释的意义空间所激发的一种学术言说的冲动,以及由此引发的批评家与作家、与读者构成的三方对话.《多湾》之所以能够引发我进入学术言说的冲动,是因为它展示了相当丰富的意义空间.譬如它蕴含了具有深远历史背景的中原民间生活的文化史意义.再譬如它浓缩了20世纪以来河南农村与陕西城市底层社会的历史变迁.还譬如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尝试的种种叙事方式的探索等等.而最能够激发我进入学术言说冲动的则是它作为一部心理小说所展示的意义空间.
心理小说、爱与死
I207.4;I1;B516.56
2017-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