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17.02.002
癌症、残疾和艾滋叙事:论阎连科的疾病三部曲
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近三四十年来的发展更是惊人地迅疾.中国近几年取得的骄人成就,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超越日本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射的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与轨道实验舱成功对接,首次成功登月等,更令世界为之侧目.凡此种种,使许多中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已经摆脱了往日“东亚病夫”的耻辱形象,而这个形象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焦虑.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焦虑感仍在某些认为当今中国是一个不健康甚至病态社会的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屡获国际国内文学大奖但颇具争议的当代作家阎连科就是其中之一.他以用疾病讽喻社会现实而出名.本文通过考察阎连科的三部以疾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即分别描写癌症患者、残疾人和艾滋病人的《日光流年》(1998年初版)、《受活》(2004年初版)和《丁庄梦》(2006年初版),旨在探析他如何通过疾病叙事描写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与命运以及对情欲、贪婪、腐败所做的无望的抗争.这三部作品告诉我们,在这位严肃的讽刺作家看来,“病夫”的噩梦仍以某种方式困扰着这个民族.
阎连科、三部曲
I207.4;I044;I561.07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7-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