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551/j.cnki.1002-1809.2016.04.007
全球化进程中的乡土寓言写作——孙惠芬《后上塘书》和关仁山《日头》合论
作为《上塘书》的姊妹篇,虽然说《后上塘书》(《人民文学》,2014年11期)中可以看出作者孙惠芬的一贯思索和叙事风格,但其所指涉的问题却非这部长篇所能解决.这部小说与关仁山的近作《日头》(长篇,2014)一起,再次提出了一个让人警醒而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原乡”意义上的家园不再或面目全非时,如何返家的问题.对于这一困境,研究者在谈到孙惠芬的《吉宽的马车》时早有察觉,“家园丢失了,而眼前的城市又不是他们的,如此,他们被城市和乡村撕扯着,被记忆和现实折磨着,被不同质地的文化塑造着.
关仁山、全球化进程、孙惠芬、寓言写作
I207.42;F114.41;J124
2016-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