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危机"和危机的政治性诉求——读蔡翔《何谓文学本身》
@@ "何谓文学本身"的提问本身,便不是一个"纯文学"的思考.但"什么是文学?"或者"文学何为?"却是和"纯文学"的提出一道共同"建制"了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体系.按照德里达的分析,这类问题的出现,说明文学表达正处在一种"危机的经验之中":"这些文本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属于不再单纯的文本,或者说不再是文学的文本了.而对于有关文学的那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它们不仅仅提出来,不仅仅赋予它们理论的、哲学的或社会学的形态,比如像萨特那种情况,而且,它们的质疑还与文学与批评的实行性(甚或是危机中的实行性)的机理联系起来."②"纯文学"批评在危机之中的实行,首先与一种全新的、独特的、现代的文学行动有关.这一行动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有能力"形成与它本身相关的种种问题和理论法则.而这一"能力"又具体表现为文学所具有的那种勾连个体与历史、心理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等等对等项的本领:"在最最简要的自传文字中能够搜集到历史、理论、语言学、哲学等文化的最大的潜能."③
政治性、文学危机、性诉求
I2(中国文学)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