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
@@ 中国新文学的产生是从白话文学开始的,如果我们把白话文学的倡导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一形式变革的过程中,也包含着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文学审美标准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中国文化、文学自身历史的逻辑推演过程中,重新找到了新文学得以产生的源泉,这个源泉就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学以及包含于其中不断变化的民间文化形态.五四时期,胡适的重要贡献就在于发现了民间中活的白话语言对文学变革的巨大意义.从中也可以看到文学变革的深层动因在于本民族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的现代性因素.
白话文学、民间形式
I206.6;K825.81;G237.5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