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构讲史文体的别意新途--对若干文史著述的回望及思考
@@ 缘起
文化史家无疑是给历史、人物甚或人生境遇作注脚的人.每朝每代东方西方均概不能外.说"历史是由人去写的"用在此处即指著史者的命意创构而言.的确,那些看上去原始驳杂丰富纷繁甚或莫衷一是的素材和题材,只有到了每一位个性鲜明的文化史家的笔下,才终将被纳入到各自迥异的整合秩序与结构间,形成闪光的精神链条与心智的环形跑道.不必讳语,书写历史当然是一门艺术.罗素就曾经指出:写历史可以有许多种美妙的方式,其中有三种可以用希罗多德、修昔狄底斯和布鲁塔克来表明,第四种则由吉本来表明①.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术史写作呈现出今天一般研究者常爱讲的"宏大叙事"倾向(比较正统的文学史教科书大都植根于此).相对于"宏大叙事",被历史写作因袭模式遮蔽已久的"私人叙事",则在近年出现的中国文学史的全新建构中有所抬头.仅以笔者粗略所见,杨义主笔的<中国新文学图志>②、阿城"客串"的<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③、王德威写作的<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④,以及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⑤,谢泳在<旧人旧事>、<教授当年>等杂史类论著里所体现的有别于传统治史写史的新格局新气象,均给我们以不拘一格地突破与超越既往范式的特殊感觉、体验和认知.至于钱理群的近作<1948:天地玄黄>同样显露出了作者"对于一种可能的文学史的叙述学的追求"(吴晓东文章见<文艺争鸣>,1999年3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领异标新的创造性痴迷,才启迪笔者踩着他们全力铺设的精神甬道,希冀朝那门里门外的景致多看上几眼.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