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合到分配——”都”的语义演变探析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检视”都”的语义演变.以往研究认为”都”由表聚集义的动词经过作状语的阶段而演变为总括副词.本文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主要因为”都”演变过程中的三个特点,即表聚集义的动词”都”用例罕见,”都”作状语的用例极少,”都”在成为副词之初大量跟否定形式和消除类动词性成分连用.本文认为,”都”的总括副词用法由其作为名词性成分时语义里的聚集义要素直接引申而来.人或物聚集的状态是表空间概念的”都”的显著特征,从这一特征出发直接得到表具有共同状态的事物的类聚特征的用法,即总括用法,由此进一步发展出量化副词用法.”都”的演变过程跟”总”形成对比.后者是典型的三阶段发展,而前者只有两个阶段.”都”和”总”都由跟聚集义相关的词发展出量化副词的用法,是殊途同归.本文在分析”都”的语义演变的过程中,给出了集合与分配这两种语义特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此说明,聚合义不管经历怎样的过程,最终发展出分配义,其语义的引申都是有较强的内在逻辑语义动因的.
集合、分配、”都”、语义演变
23
本文初稿曾在”汉语方言虚词与虚词俗字专题研讨会”广州暨南大学:2019年11月上宣读,蒙与会学者彭小川教授、赵春利教授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当代语言学》匿名审稿专家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修改意见;本文的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聚合义词汇语法表达的类型学比较研究”;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2021-03-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