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2233.2020.12.021
云南少数民族民歌的学校传承现状 ——以傣族傣那支系为个案
在许多书写或认知中, 人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把傣族进行统称, 进而把傣族音乐所指与西双版纳傣族音乐相勾连. 殊不知, 德宏地区的傣族 (傣那支系) 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 (傣泐支系) 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 首先,由于民族语言不同、 文字不同、 宗教教派不同, 导致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同的体系, 其次, 西双版纳与内地的文化交往主要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之初, 历史上由于宗教的传统, 世俗的音乐形式多以 "章哈" (一种曲艺形式)为标志. 而德宏早在汉代就与内地建立了密切的往来而成为 "南方丝绸之路" 的重要通道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世俗的音乐, 丰富多彩的民间歌、 舞、 乐成为这一区域最大的特色. 如民间孔雀舞、 喊赞 (傣族戏剧) 等艺术形式, 就只存在于德宏傣族的生活中, 而西双版纳是没有的.
J607(音乐理论)
2020-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