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4393.2022.14.057

交叉配血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的结果及差异比较

引用
目的 探讨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的结果及差异比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进行输血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展开交叉配血,对交叉配血试验阳性患者采取不完全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 144例患者中,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阳性17例,主侧10例,次侧7例,其中假阳性1例,且诊断为纤维蛋白过多;凝聚胺法阳性7例,主侧4例,次侧3例,其中假性性2例,且诊断为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两种交叉配血方法中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与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总阳性率(11.81%)高于凝聚胺法(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人球蛋白微注凝胶法主侧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80.00%)、次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71.43%)、合计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出率(76.47%)均高于凝聚胺法(25.00%、33.33%、28.5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人血蛋白微柱凝胶法应用于临床交叉配血中结果更加准确,灵敏度高,且操作难度低,凝聚胺法假阳性率较高,但检测耗时短,可作为临床急救中首选检测方式,临床可根据需求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

28

R457.1;R722.18;R556.62

2022-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72-174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当代医学

1009-4393

11-4449/R

28

2022,28(1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