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20.35.033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VP组(n=26)和PKP组(n=26),PVP组应用PVP治疗,PKP组应用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手术时间与骨水泥注射量),治疗前后脊椎功能、椎体高度与疼痛程度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在手术时间与骨水泥注射量比较上,PVP组分别短于、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椎体高度均升高,且PKP组高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2.31%,高于PKP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应用PVP与PKP治疗,均可促进患者疼痛缓解与脊椎功能改善,但PKP治疗后椎体高度与骨水泥渗漏情况优于PVP,而PVP手术时间与骨水泥注射量少于PKP,故需要临床结合情况为患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PVP、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PKP
26
2020-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