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20.35.021
不同途径和剂量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不同途径和剂量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A、B、C、D、E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口服低剂量尼莫地平方式进行治疗;B组采用口服高剂量尼莫地平方式进行治疗;C组采用静脉滴注低剂量尼莫地平方式进行治疗;D组采用静脉滴注中剂量尼莫地平方式进行治疗;E组采用静脉滴注高剂量尼莫地平方式进行治疗.比较5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总时间、治疗前后MCA血流速度.结果 B、D、E组患者药物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E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均少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E组患者住院总时间短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E组患者治疗前后MCA血流速度的改善幅度大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B、D、E组中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口服大剂量尼莫地平和静脉滴注中高剂量尼莫地平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大幅度改善血流速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剂量、给药途径
26
2020-1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