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20.32.048
不同固位方式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固位方式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口腔科接收的73例上颌前牙区缺牙患者的临床资料(85颗种植体),根据固位方式不同分为螺丝固位组(SR组)40例(46颗种植体)及粘接固位组(CR组)33例(39颗种植体).比较两组修复后第1天、第3、6个月边缘骨吸收量、软组织相关指标及牙龈位置情况.结果 术后3、6个月,CR组骨吸收量均低于SR组,改良菌斑指数(MPI)评分、角化龈宽度(wKM)、牙龈水平(GL)、改良出血指数(mSBI)绝对值均高于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及CR对上颌前牙区缺牙的种植修复效果不同,CR可减少牙槽骨吸收量,改善角化龈宽度及牙龈水平;SR对改善患者牙龈出血,降低菌斑指数效果较好.
上颌前牙区缺牙、种植修复、螺丝固位、粘接固位、软组织相关指标
26
2020-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