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8.30.079
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遭到破坏、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其并发症骨折导致疼痛、残疾,且增加患者死亡率、医院住院率、总医疗费用,是医疗系统的沉重负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目前首选骨密度检查,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双膦酸盐、RANKL抑制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和降钙素等,新兴药物包括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骨硬化蛋白单克隆抗体等.疗法众多,但治疗方式的金标准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治疗方式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学、筛查和诊断、相关指南和建议、药物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做详细的综述.
骨质疏松症、双膦酸盐、狄诺塞麦、特立帕肽、增量成本效果比
2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A03031335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21052;广东省中医药局项目20164010
2018-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8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