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8.11.00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 生化计量指标的变迁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机体内代谢功能生化计量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门诊进行HAART治疗的AIDS患者300例,分别监测治疗3年来患者机体在血脂代谢、胆汁代谢、肝功能、血糖代谢、肾功能、乳酸代谢等代谢方面的生化计量指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 300例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治疗后,3年以来患者在上述代谢功能的生化计量指标上的表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血脂代谢异常、胆汁代谢异常、肝功能异常.其中,以甘油三酯(TG)增高为主,增高5倍,其次为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胆固醇(TC),增高2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下降2倍.其他的代谢检测项目中,乳酸(LAC)增高4倍,淀粉酶和血糖则分别增加2倍和1倍.肝功能的生化计量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以总胆汁酸(TBA)增高尤为显著,增高10倍.其次为总胆红素(BIL-T),增高4倍,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则增高2倍.以上代谢指标的变化经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治疗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机体内受病毒和治疗药物的共同毒性影响下,出现了代谢综合征,导致机体在血脂、肝功能、血糖、乳酸等代谢功能方面的生化计量指标发生了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艾滋病患者在HAART治疗前后在常规生化计量指标基础上扩大其他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代谢综合征及引起心血管病变的危险生化计量指标,为干预性治疗提供依据.
高效逆转录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代谢综合征
24
2018-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