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4.04.008
应用六西格玛理论评价临床化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目的:应用六西格玛(6σ)理论评价临床化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并选择最优的Westgard质量控制规则,指导检验质量的改进。方法收集本实验室2012年全国室间质量评价常规化学的3次回报结果以及7-12月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CV%及Bias%。再根据检验项目的CV%、Bias%及TEa%计算σ度量值。未达到6σ度量值的检验项目,计算QGI值,并结合质量要求,查找导致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同时选择质量控制方案,进行质量改进。结果在26个检测项目中,σ度量值最大的是肌酸激酶(CK),为9.50;最小的是氯(CL),为2.40;所有检验项目的平均σ度量值为4.66,其中6个检测项目的σ度量值≥6,占23.1%;17个检测项目的σ度量值介于3~5之间,占65.4%;3个检测项目的σ度量值≤3,占11.5%。在未达6σ度量值的20个检验项目中,50.0%的项目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20.0%的项目需要优先改进准确度,30.0%的项目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需要改进。结论临床实验室进行定量分析前,必须对检验项目进行必要的室内质量控制,可以根据6σ度量值评估其分析性能,选择最优的Westgard质量控制规则,设计质量控制方案与整改措施,以便更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使其满足临床实验室要求。
六西格玛、质量控制、质控规则
TP3;TS9
2014-03-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