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3.15.083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5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FD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左室结构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0 d后的心功能纠正总有效率为92.6%(25/2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0 d后的总有效率为74.1%(20/27),两组心功能纠正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0 d后采取超声测定的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FD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治疗,能够显著纠正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结构的各项指标,毒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6-二磷酸果糖、急性心力衰竭、左室结构、心功能
2013-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