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3.14.003
不同后处理措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后处理措施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12组,每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本实验分为缺血后处理(IP)、纳洛酮后处理(N)、联合后处理(C)3部分.IP部分分为4组(每组n=8):对照组、IP-15 s组、IP-30 s组和IP-1 min组,后3组在缺血90 min后再灌注15 s、30 s、1 min,缺血15 s、30 s、1 min,反复3次.N部分分为4组(每组n=8):对照组、纳洛酮1 mg/kg组(N 1组)、5 mg/kg组(N 2组)、10 mg/kg组(N 3组)后处理组.再灌注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纳洛酮或生理盐水(对照组)10 mL.上述两部分于再灌注24 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分),后断头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C部分分为4组(每组n=8):C 1为对照组、C 2为缺血后处理最佳时间窗组、C 3为纳洛酮后处理最佳剂量组,C 4为C 2和C 3联合组.于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检测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 2)的表达水平.结果 IP部分与对照组、IP-15 s和IP-1 min组相比,IP-30 s组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N部分与对照组、N 1和N 2组相比,N 3组的NDS评分和缺血侧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C部分与C 1、C 2、C 3组相比,C 4组缺血侧脑组织MAP 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后处理和纳洛酮后处理均可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联合应用这两种后处理措施可获得增强的神经保护作用.
缺血后处理、纳洛酮后处理、再灌注损伤、脑保护、微管相关蛋白2
2013-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