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393.2011.35.016
急性颅脑损伤后出血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进展性颅内出血(progressiv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PIH)的关系.方法 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0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的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照.通过头颅CT表现,确定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发生PIH,分析凝血功能变化与PIH的关系.结果 颅脑损伤者PT、APTT和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T、Fg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伤情加重,颅脑损伤者PT、APTT及DD水平依次增加,而PLT、Fg依次下降(P<0.01);与非PIH者相比,PIH者PT、DD明显升高,Fg明显下降(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其程度与颅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早期监测凝血功能有助于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测PIH的发生.
颅脑损伤、凝血功能、迟发性颅内出血
17
R65;R44
2011-12-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4-26